校企合作,助力洋紫荊創新發展
技術與人才,這是一家企業想做大做強之路上必不可少的兩個要素,在越發注重市場競爭的今天更是如此。沒有技術與人才作為經營發展的支撐保障,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很容易就被淘汰,成為競爭對手成功的背景板。洋紫荊油墨一貫重視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每年在招賢納士的同時投入數千萬元的科研費用,力求開發出更加符合市場與環保雙重要求的全新產品。從2009年的無苯無酮油墨在國內率先亮相,到今天公司對“環保之星”水性油墨的大力推廣,都說明了這一點。
但只是單槍匹馬地在科技創新上尋求突破往往很難搶占先機,因此積極主動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利用高校院所的技術儲備和科研儀器,更好更快研發新產品、新材料,就顯得非常重要。
洋紫荊近年來在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力度的同時,也多次和高等院校做校企之間的產學研合作,取得不錯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一起詳細了解一下吧!
組建省市級創新平臺,校企協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
早在2012年洋紫荊就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了“低能耗高固含自交聯聚氨酯乳液及其在水性油墨中的應用”項目,為新型水性油墨的樹脂開發及應用打下堅實基礎。同年公司和五邑大學開展的“水性丙烯酸連接料的研制及其在超快干型凹版油墨中的應用”項目也是一次很好的產學研合作嘗試。2014年公司又和常年名列“國內十大名?!敝畠鹊闹猩酱髮W攜手,合力攻關“利用廢棄植物油脂制備低VOC膠印油墨技術開發”,計劃在三年時間內開發出一種利用回收的“地溝油”為原料的低VOC膠印油墨。
2016年6月,洋紫荊油墨(中山)有限公司、中山大學、五邑大學三方正式合建“中山市包裝油墨研發協同創新中心”,通過中山市第一批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并獲得財政補助。據悉該中心以洋紫荊油墨作為研究開發和生產產地,為中心提供研發實驗室、油墨測試平臺和產品放大生產場地,統一負責組織、管理和日常運行。中山大學和五邑大學派研究生參與研發,并利用兩所大學的先進儀器進行基礎性研究,為產品的開發提供理論依據。
中心建成至今,將研究的重點著眼于新產品的開發,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及廢棄物的有效處理,并針對制約我國油墨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重點開發低排放、易降解、通用性廣、性價比高的環境友好型油墨。中心還將建立相關油墨,特別是環保功能油墨的檢測標準,為行業發展明確方向,提供判斷依據。

市級創新平臺的成功組建于政府支持并未讓洋紫荊的產學研合作就此止步,反而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一個節點。在2016年廣東省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名單中,“廣東省環保功能油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榜上有名,這是洋紫荊聯合中山大學組建的省級技術研發平臺(平臺主體是中山大學),旨在開發環保性能更優越的印刷油墨和成果轉化,為廣東省油墨創新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2017年廣東省環保功能油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性油墨研討會現場
兩大產學研合作創新平臺的組建和運行,促進了洋紫荊與國內高校的技術交流合作,更進一步加強了洋紫荊技術創新的實力。目前水性手機玻璃油墨、低VOC膠印油墨、數碼噴墨等研發項目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同時平臺組建方不定期舉行技術交流會,共同撰寫發明專利和學術論文,多層次開展校企合作,力求實現平臺的成果最大化。
“葉氏化工綜合實驗班”:校企人才培養合作的成功樣本
人才培養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環節,是提高應用型人才質量的有效途徑,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洋紫荊油墨與五邑大學在2013年開始合作組建葉氏化工綜合實驗班,實驗班采用“3+3+1”的學習模式,即三年完整的校內學年學習,大一到大三三個假期實踐時間段的企業階段學習,大四一整年在企業階段的全職學習和實踐。3年學校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在完成行政班的全部學習任務的同時,利用周末等時間著重進行工科基礎教育和行業知識教育,3個實踐時間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最后一年企業培養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直接參與企業的實際生產及工程項目研究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和先進企業文化,增強畢業生對企業的適應能力。
洋紫荊的“葉氏化工實驗班”至今已經開展四期,校企雙方已經聯合培養了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工程、自動化、市場營銷等4個專業的70余名學生。企業先進的技術理念、管理經驗以及厚重的企業文化,使學生在專業技能、創新創業意識、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受益匪淺。葉氏化工綜合實驗班已成為五邑大學綜合實驗班人才培養模式成功范例的代表。以該班為載體申請的廣東省教育廳項目基于“綜合實驗班”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等經多年實施,已取得積極進展,成為廣東省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個亮點;基于“面向工程、協同培養、強化實踐”的(地方高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項目,探索以提升本專業畢業生實踐能力(研究開發能力和工程能力)為目標,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也獲得了廣東省相關高校的好評,洋紫荊(中山)油墨有限公司也成為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獲得了省教育廳的贊賞和推廣。

《南方日報》對五邑大學“葉氏化工綜合實驗班”的報道
除了與五邑大學有著成功的人才培養合作經歷,洋紫荊也為中山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濱海學院等高校提供了在校生實習平臺。
第十一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于去年12月召開,會議指出加強產學研合作是打通創新鏈條、促進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梢姰a學研合作已經被高度重視,加快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未來科技創新發展模式的一大趨勢。洋紫荊油墨今后將繼續加強與各大高校院的合作,力促進科技難題攻堅和成果轉化。